◆少前百科是非盈利性、非官方的少女前线维基百科。
◆如果您发现某些内容错误/空缺,请勇于修正/添加!参与进来其实很容易!点这里 加入少前百科
◆有任何意见、建议、纠错,欢迎在 GFwiki:反馈与建议 提出和讨论。编辑事务讨论QQ群:597764980,微博@GFwiki少前百科
◆To foreigners,You can use twitter to contact us.
Icon Nyto Silver.png

更改

跳转至: 导航搜索

M9

添加308字节2016年11月18日 (五) 04:26
背景资料
*然而新列装的M9手枪出现了一系列质量问题。在1987年9月到次年二月的时间内,美国海军特种部队装备的M9手枪发生了三起套筒断裂事故,断掉的半个套筒向后飞出划伤了射手的脸,其中一个甚至被打断了牙齿,而与此同时陆军内部正在进行测试的M9也被检查出发现套筒存在裂纹。伯莱塔公司一开始推脱于海豹队员与陆军为追求威力使用了高膛压的非北约标准的9mmPara弹,但是美军很快反驳到他们所使用的子弹并没有问题,最后事实证明问题出在伯莱塔在意大利制造套筒使用的钢材成分问题所导致的钢材韧性不足,加之海豹们高强度的训练导致的金属疲劳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原本就看M9不顺眼的反对派也趁机大做文章,于是伯莱塔只好按照陆军的要求,改变了M9手枪的设计,增加了一个套筒阻挡装置,即使套筒断裂也不会再飞去打伤射手,照此改进的92F也被命名为92FS型。最终所有的M9都在伯莱塔在美国开设的工厂里生产,钢材质量隐患的排除使得美军的M9自此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过套筒断裂的事故——虽然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但是却给M9的声誉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此时测试中落选的史密斯威森(S&W)公司并未死心,伯莱塔获得的接近2000万美元的订单让他们眼红不已。S&W成功利用这一系列质量问题说服了国会,推迟了第二份M9手枪的订单,并开始了新一轮的手枪测试"XM10"。伯莱塔公司认为,用其他公司的样枪和批量生产的M9进行对比非常不公平,故而拒绝参加但陆军仍然从最新交付的M9手枪中随机抽取了30把进行测试。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S&W公司精挑细选的M5904样枪在所有性能上都败给批量生产的M9,特别是精度相差甚远。至此,军方对M9再无异议,1990年,M9正式取代了服役七十载的老枪M1911,成为美军的制式武器。
*但M9手枪从服役开始便伴随着争议。虽然军方决定手枪统一采用NATO制式手枪弹,但在许多美国士兵对0M9的服役正好伴随着美军海外活动的高峰期,海湾战争期间大批M9走下工厂走入部队,再伴随着美国大兵的足迹从巴拿马到波斯湾到索马里再到巴尔干。尤其是在1993年10月的摩加迪沙巷战中,M9的高精度与大弹容使得许多第75游骑兵团的战士面对着蜂拥而至的索马里民兵在白热化围攻下捡回了一条命。*但M9手枪从服役开始便伴随着争议。虽然军方决定手枪统一采用北约制式的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但在许多美国士兵尤其是特种部队成员对.45口径有着特殊的留恋,在他们的眼中,就算军方与伯莱塔公司如何宣传M9有种各种各样的出色性能,面对敌人都不如用.45口径有特殊的留恋,在他们眼中的眼中,高精度的M9难以和传统的大口径手枪相提并论;45子弹一发撂倒来得实在。*其次,设计于战术灯、镭射指示等配件并不流行的70年代的M9,并没有设计通用战术导轨,这对现代军用手枪来说也是一个缺憾。对于9mm手枪来说,M9偏大且重,这在黑其次,设计于战术灯、镭射指示等配件并不流行的70年代的M9,并没有设计通用战术导轨,这对现代军用手枪来说也是一个缺憾。而在人体工程学方面,由于采用双排弹匣,9mm的M9握把比11.43mm的M1911还要粗,从握把后缘到扳机的距离也太长,手小的射手很难掌握,这在黑/白人男性主导军队的80年代并不成问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亚/西裔和女性军人的出现,握把宽大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对M9最主要的争议它在来自于战争中的表现。正如在越南不幸遇到丛林战的[[M14]]一样,M9在小规模战争中表现欠佳,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也密不可分。M9设计敞开式套筒的初衷是增加抛壳和进弹的可靠性,但在沙漠环境下却使沙尘容易混入枪击,卡壳现象时有发生。
== 游戏设定 ==

导航菜单